11月2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調升183個基點,報6.4009,上一交易日中間價6.4192。
此外,央行今日開展100億元逆回購操作,因今日有2000億元逆回購到期,當日實現凈回籠1900億元。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認為,任何時候,影響匯率升貶值的因素都是同時存在的,只是不同時期不同因素的影響占主導地位。人民幣升值并不等同于升值壓力或預期,匯率動起來有助于吸收短期沖擊,釋放市場壓力,避免預期積累。同時,匯率波動有利有弊,匯率動起來以后,既可能觸發市場的自發調整,也可能會招致新的預期管理或調控措施。匯率測不準是必然,雙向波動是常態。
此前,中金公司分析稱,美元的走勢、出口的變化以及中國央行貨幣政策方向將是左右今后人民幣匯率的重要因素。中長期來看,在美元重新走強、中國貿易收支平衡化以及貨幣政策寬松的可能性的背景之下,人民幣持續升值走強為小概率事件。
中信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程強表示,在海外生產趨于改善的狀態下,我國外貿的超高景氣度可能有所回落,意味著貿易順差可能向合理水平回歸。近期,市場修正貨幣政策放松預期對匯率水平的影響,也更多是一次性而非趨勢性的。此外,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的影響仍是外匯市場一大變量,年底前美聯儲可能放緩擴表節奏,推動美國長端利率和美元匯率上行,全球資金或從發展中國家回流美國。